当前位置:首页- 检察业务
检察业务
躬耕不缀付三载春华 履践致远护一淀清水 ——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三周年纪事
时间:2024-07-0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1616日,安新县人民检察院“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正式挂牌运行,开启了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集中管辖的新模式。天,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正式成立三周年!三年来,检察室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为“华北明珠”绽放光彩增添一抹检察蓝。

一、突出政治引领,厚植生态建设“绿色根基”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20172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时来到白洋淀时强调。三年来,检察室以“法治+生态”为思想根基,围绕水、鸟、鱼、土、气、林等多方面发挥检察职能,推动白洋淀绿色发展。开展了“走遍雄安”“白洋淀有水坑塘治理”“非法捕捞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督促解决了禽类养殖、地笼捕鱼、纳污坑塘、存量垃圾、黑臭水体等多种问题。

白洋淀河淀相连、沟壑纵横,淀区周围有六百多个有水坑塘,构成了白洋淀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内容。20233起,检察室以全省检察机关“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为抓手,开展了“有水坑塘治理专项监督活动”,对全县615有水坑塘”进行踏查,全面梳理坑塘形成原因、污染种类、治理方式,以“司法办案+调研报告+检察建议”三驱模式,强化法律监督效能,做好党委政府法治参谋,助力县委县政府开展“全国有水坑塘治理示范县”申报项目。这也是检察室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

围绕白洋淀流域系统治理的问题,检察室与上游唐河、漕河、大沙河、孝义河、潴龙河、小白河所在地的河北省保定市、任丘市,山西大同市、忻州市下辖的22家基层检察机关建立5个跨区域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协同修复等方面联合发力,共建流域整体联动监督防线,推动白洋淀全流域治理成效不断提升。

二、严厉打击犯罪,筑牢检察监督“绿色屏障”

202212月沈某某、王某某在白洋淀周边稻田地里,以抛洒含有毒成分的稻谷的方式猎捕野生动物,造成1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死亡,对白洋淀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检察室受理该案后,启动了刑事、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一方面引导侦查机关对于鸟类尸体进行DNA鉴定,另一方面对造成的自然资源损害进行委托鉴定,将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有机统一,以法律“红线”守护生态“绿线”。

在发挥刑事检察职能的基础上,检察室坚持惩治、修复、教育、预防为一体,将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通过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针对污染环境、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开展公开听证、公开宣告,让法治教育可知可感可视,将被不起诉人纳入法治宣传员,将办案的“后半篇文章”做得更深更细更实,实现办案效果的最大化。

20237月检察室联合5家行政单位建立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共建共用共管机制》,让修复金落地见效,用之于生态。目前,涉案40余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在多方监管下,已经由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用于涵养渔业资源、鸟类救助保护、涵养水源等方面。

三、依法能动履职,书写公益保护“绿色答卷”

作为“公共利益代表”,检察机关肩负着公益守护的职责使命,三年以来,检察室共办理涉白洋淀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06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6件,督促治理被污染或非法占用河道100余公里,治理被污染水域60平方公里,回收处理生产类固体废物670吨,督促清除各类生活建筑垃圾550吨……

2023年初,检察室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组以及中央审计组反馈的案件线索,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对县域内四家农村污水处置公司运营的78个村庄216个污水处理站进行调查,从46个污水处理站500多组电表数据,1000污泥转运登记中提取使用不正常部分,查实了污水处理站运行不规范污水收集网管破裂、污泥转运不及时等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监督其督促运营企业规范污水处理站的各项运营标准,加强对污染废弃物的管理。历经3个月的努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得以稳妥的解决,通过公益诉讼监督,不仅规范了污水处理站运维,消除污染隐患,更进一步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该案也被最高检评为湿地保护领域典型案例。

这只是一个办案缩影,三年来检察室积极探索,主动靠前,全力以赴书写好这张公益保护答卷。在纯水乡区,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消除污水入淀隐患;在沿淀村庄,通过向县委报送专题报告解决圈占白洋淀水面养殖问题;在淀南地区,督促行政机关解决小眼地笼捕鱼的问题;在入淀口岸,通过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解决上下游污染治理不同步问题;在产业密集型村落,通过公益诉讼,为有色金属熔炼传统产业导致的后遗症问题寻求最优的生态治理方式……

四、汇聚保护合力,绘就水城共融“绿色图景”

一人之力难以擎天,检察室成立以来,凝聚各方力量,画出白洋淀生态保护最大同心圆。2021年率先与公安局、生态环境等6家机关及10个水区乡镇政府建立了《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工作实施意见》,通过联席会议、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方面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办案质效。不断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管和履职监督的互动、互助、互补,与河长办、林长办开展常态化巡查,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联合督导督办,合力解决了河道四乱、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实现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最优解。(文/吕田)

同时,充分发挥行刑衔接机制效能,针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嫌疑人为了自己食用而进行捕捞,且渔获物数值不大的情况,检察室在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基础上,做出不起诉决定。但同时通过一体化审查,做好行刑衔接工作。通过与行政机关沟通、探讨,统一认识,以检察意见的方式,打通监督渠道,实现“罚当其错”。

为推动全社会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检察室聘请了11名专业行政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组建了一支20人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参与办案和宣传活动,共计召开检察听证会12场,邀请听证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组织代表80人次出席听证会,开展生态保护法治宣传,组织法律宣讲20余场,制作生态环境保护微信表情包,打造漫画IP形象,推动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一望湖天接杳茫,蒹葭杨柳郁苍苍,是百年前文人墨客笔下烟波浩渺的白洋淀;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是今日未来之城的建设图景。检察室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保护生态环境坚守法律底线,为维护社会公益继续担当作为,为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贡献检察力量,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