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牌楼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 雄安站 白洋淀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门户网站
大家都在搜: 雄安知产检察官对话人工智能
工作动态
【检察公益诉讼五周年】积极稳妥发挥职能 助力建设“未来之城”
时间:2022-07-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自2019年1月10日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服务保障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主要抓手,在新区党工委的大力支持和雄安检察分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履行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截至目前,雄安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54件,履行诉前程序415件,提起诉讼11件,共挽回被损毁、非法占用的林地、耕地24.28亩,挽回被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总案值30余万元,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水域面积20余亩,追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治理恢复费用10万余元,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的价值约576.5万元,雄安检察机关始终在以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新区建设发展大局的路上稳步前行。

 

  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工作质效稳步提升

  雄安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绷紧“新区无小事,事事连政治”之弦,坚定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与服务新区发展紧密结合的政治站位,明确新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新区建设发展来谋划和部署,根据新区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新区生态环境提升等大局工作,安排部署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努力办理好每一起检察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创新服务新区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为新区建设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图为雄安检察机关召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进会现场

  三年多以来,雄安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42件,发出检察建议404件,回复整改率达99.1%,办理的督促整治纳污坑塘、督促整治白洋淀非法地笼捕鱼等多个案件被上级院评为公益诉讼优秀典型案例,充分实现了公益保护的目的。雄安检察机关注重贯彻“将问题解决在诉前阶段”工作理念,努力在诉前阶段解决绝大多数公益受损问题。雄安检察机关通过个案办理,推动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履责,开展行业性、系统性问题集中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动问题从源头上解决。

   

图为电梯质检人员开展电梯常规维保及整改后的电梯维保登记表

  容城县检察院针对居民小区电梯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对辖区内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启动了对辖区内全部居民小区拉网式执法检查活动,对存在电梯质检不合格、不及时的10处居民小区集中整改,规范电梯质检制度。  

  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擦亮“华北明珠”

  清风吹拂,碧波荡漾,水鸟飞翔,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沿岸,一队身着蓝色制服的检察官正在巡查,或利用快检设备对多处水体进行取样,或利用无人机对周边环境进行勘查取证……这是雄安检察机关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巡查的工作画面。

  

  图为雄安检察干警开展联合巡查活动并取样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曾因污水入淀及畜禽、水产养殖等问题水质恶化。“自2019年1月10日河北省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成立以来,我们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未来之城’贡献了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雄安新区检察分院检察长纪志明如是说。2019年,安新县检察院办理了白洋淀禁渔期内非法电鱼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当事人全额缴纳鱼苗生态补偿金;2021年安新县检察院办理了禁猎区内非法捕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骨顶鸡,破坏白洋淀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资源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决被告人支付生态资源补偿费14000余元。通过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既有效打击了生态环境刑事犯罪,又对淀区居民惯常性破坏环境资源行为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雄安检察机关制定了《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巡查工作制度(试行)》,以常态化巡查、目标巡查、联合巡查等方式,定期对辖区重点地域、行业进行抽查式巡查,并结合各类专项行动开展拉网式巡查。三年多以来,两级院联合各职能单位几乎走遍了环白洋淀所有村镇,紧盯水体、苇地、渔业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了用脚步书写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篇章。

  图为恢复靓丽风采的白洋淀

  “现在水清了,鱼虾也多了,很多污染环境的不法行为得到惩治。以后没人敢排污、捕猎了,环境还会越来越好。”看着家门口水清岸绿的景象,家住白洋淀刘庄子村的村民感慨万分。  

  聚焦重点领域,以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

  针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雄安检察机关以专项活动为工作抓手,全面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量效果。2019年以来,雄安检察机关先后部署开展了“护航蓝天碧水净土”“白洋淀生态环境卫士”“白洋淀水质达标治理”“舌尖上的安全”“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提升年”“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安全生产监督”等系列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为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为收到检察建议后执法人员对冷链食品溯源信息进行查看

  2021年1月,为更好的服务新区建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雄安两级院部署开展冷链生鲜食品安全专项活动。共立案办理12件,制发检察建议6件,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召开联席会、磋商会3次。通过专项活动,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卫健等部门对新区内生产、运输、加工、贮存、销售等冷链、生鲜食品的经营单位展开拉网式排查,对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病毒传播风险等问题进行查处,集中整改问题单位10家,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了检察担当。

  加强内外协作,构建公益保护共同体

  雄安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与有关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配合,切实构建公共利益保护工作共同体。分院挂牌后,为推动省院组织开展的“雄安新区及白洋淀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主动与新区生态局联系,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确立了案件线索移送、行刑衔接、沟通会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调研、联合培训宣传等方面的相关机制,通过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雄安检察分院与新区河长办公室、林长办公室探索建立了“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和“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两级检察机关充分利用联合工作机制,相关单位及乡镇政府各司其职,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共同持续深入实施白洋淀污染治理。安新县检察院与6家县直单位及10个环白洋淀乡镇政府共同制定了《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大大提高了破坏生态环境犯罪预防及案件办理能力。

  图为检察机关与新区公共服务局召开联合座谈会

  下一步,雄安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将持续以新区建设发展大局为出发点,稳步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创新工作亮点,打造检察品牌,服务保障雄安这座“未来之城”高质量建设!